不承望
拼音:bù chéng wàng
注音:ㄅㄨˋ ㄔㄥˊ ㄨㄤˋ

不承望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期望。

不料。

引证解释:

⒈ 不期望。

唐张鷟《游仙窟》:“但若得口子,餘事不承望。”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四折:“叔叔,你是那檠天白玉柱,架海的紫金梁,义勇忠良,俺今日团圆日不承望。”

⒉ 不料。

《红楼梦》第四一回:“﹝刘老老﹞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后合的,矇矓两眼,一歪身,就睡倒在牀上。”
梁斌《红旗谱》三:“不承望逃兵们从保定捅来了一个团,架上大砲,要火洗锁井镇。”

国语词典:

料想不到,没有想到。

网络解释:

不承望

  • 不承望,汉语词汇。
  • 拼音:bù chéng wàng
  • 释义:不期望,不料。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DII
    • 五行

    (1)(动)托着;接着:~尘。

    (2)(动)承担;担当。~办|~包|~印。

    (3)(动)客套话;承蒙:昨~热情招待;不胜感激。

    (4)(动)继续;接续:继~|~先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

    (5)(动)姓。

    • 拼音wàng
    • 注音ㄨ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NEG
    • 五行

    (1)(动)探望:拜~|看~。

    (2)(动)盼望、希望:期~|企~。

    (3)(名)名望:声~|威~。

    (4)(形)〈书〉怨恨。

    (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

    (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

    (7)姓。

    (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