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阁
拼音: | tái gé |
注音: | ㄊㄞˊ ㄍㄜˊ |
台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台阁
(1) 官府。本指尚书台,此指大官府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台与阁的并称。亦泛指亭台楼阁等建筑物。
引汉刘向《说苑·反质》:“今陛下奢侈失本,淫泆趋末,宫室臺阁,连属增累。”
唐罗邺《旧侯家》诗:“臺阁层层倚半空,遶轩澄碧御沟通。”
⒉ 汉时指尚书台。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引《后汉书·仲长统传》:“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彊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臺阁。”
李贤注:“臺阁,谓尚书也。”
宋王安石《送李宣叔倅漳州》诗:“朝廷尚贤俊,磊砢充臺阁。”
⒊ 宋代酒库于每年迎引新酒时所举行的游艺活动。
引宋周密《武林旧事·迎新》:“户部点检所十三酒库,例於四月初开煮,九月初开清,先至提领所呈样品尝,然后迎引至诸所隶官府而散。每库各用匹布书库名高品,以长竿悬之,谓之‘布牌’;以木牀铁擎为仙佛鬼神之类,驾空飞动,谓之‘臺阁’。”
国语词典:
汉代尚书的称呼,后世亦称阁臣为「台阁」。
网络解释:
台阁 (尚书省的别称)
台阁 (汉语词汇)
- 1、且台阁临下,考功校否,众职之属,各有官长,旦夕相考,莫究于此;闾阎之议,以意裁处,而使匠宰失位,众人驱骇,欲风俗清静,其可得乎?天台县远,众所绝意。
- 2、这也是沙城的一个奇处,巨大的城池中纵横着十九道通衢大道,错落着风格各异的台阁楼榭,各自有匾额标注功用。
- 3、博涉书史,文笔,善仪体,台阁故事,多所详悉。
- 4、梅园深处亭冷香,银红台阁暗芳涌。
- 5、白墙黛瓦,亭廊台阁,曲曲折折的石板小径,环绕湖面。
- 6、夫官才用人,国之柄也;故铨衡专于台阁,上之分也;孝行存乎闾巷,优劣任之乡人,下之叙也。
字义分解
- 拼音tái,tāi
- 注音ㄊㄞˊ,ㄊㄞ
- 笔划5
- 繁体臺、颱、檯
- 五笔CKF
- 五行火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tāi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