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ù zhāng |
注音: | ㄩˋ ㄓㄤ |
豫章的意思
词语解释:
豫章
(1) 古书上记载的一种树名。有的记载说即今之樟树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豫樟”。木名。枕木与樟木的并称。
引《左传·哀公十六年》:“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
《战国策·宋卫策》:“荆有长松、文梓、楩、柟、豫樟, 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枏豫章。”
张守节正义:“案:《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唐杜甫《赠蜀僧闾邱师兄》诗:“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
唐白居易《寓意》诗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清钱芳标《长椿寺病马行》:“乃知不材造物怜,豫章见斵樗散全。”
一说,指樟木。 《后汉书·王符传》:“今者京师贵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
李贤注:“豫章,即樟木也。”
⒉ 比喻栋梁之材,有才能的人。
引《南史·王俭传》:“丹阳尹袁粲闻其名,及见之曰:‘宰相之门也。栝栢豫章虽小,已有栋梁气矣,终当任人家国事。’”
明陈汝元《金莲记·闻系》:“儿呵,他风流顿折豫章材。”
⒊ 古台观名。
引《文选·班固<西都赋>》:“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
李善注引《三辅黄图》:“上林有豫章观。”
《文选·张衡<西京赋>》:“豫章珍馆,揭焉中峙。”
薛综注:“皆豫章木为臺馆也。”
《文选·张衡<西京赋>》:“登豫章,简矰红。”
薛综注:“豫章,池中臺也。”
⒋ 指宋黄庭坚。按, 黄为江西人。 豫章,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引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二:“极风雅之变,尽比兴之体,包括众作,本以新意者,唯豫章一人。”
国语词典:
神话传说中的树木。
网络解释:
豫章 (地名)
- 1、东汉末年,汝南许氏分衍出太原、阳羡、豫章、句容支系,后来都形成当地的望族,也成为许姓的著名郡望。
- 2、既然对豫章和孙策的情报状况都不足,此刻还隐藏于历史暗处还未粉末登场的孙权他更是完全不了解,那就先去了解这些,到时候再见机而作。
- 3、谨按宣远将军、豫章内史新豊县开国侯景历,因藉多幸,豫奉兴王,皇运权舆,颇参缔构。
- 4、鄱阳。
- 5、豫章故郡,旧邦维新,我们一起见证江西在中部的崛起!
- 6、他心中怀疑始终未能解开,但诸葛玄一行人却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只盼早日到达豫章,以免路上生变。
字义分解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15
- 繁体豫
- 五笔CBQE
(1)(形)〈书〉欢喜;快乐:面有不~之色。
(2)(形)〈书〉安适:逸~亡身。
(3)同“预”。
(4)(名)河南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