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
拼音:bù tīng
注音:ㄅㄨˋ ㄊ一ㄥ

不听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不允许。

不定罪。

引证解释:

⒈ 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齐侯不听左右, 魏主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羣臣。”
《后汉书·伏湛传》:“步欲留与隆共守二州, 隆不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早劝他不听,此刻后悔了,却是迟了。”

⒉ 不允许。

《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纪》:“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及见女,暴怒,杖逐而出,不听入门。”

⒊ 不定罪。

《礼记·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
郑玄注:“简,诚也。有其意无其诚者,不论以为罪。”
孔颖达疏:“既得其所犯之罪虽有旨意,无诚实之状,则不听之,不论以为罪也。”

网络解释:

不听

  • 不听:多义词
  • 不听:大支演唱歌曲
    • 1、制止散布谎言的最办法就是不听信谎言。
    • 2、他不听劝告,终于受到法律制裁,活该如此!
    • 3、不管大家怎样劝他,他都像秋风过耳一般,根本不听
    • 4、你不听群众意见,这样一意孤行,必定失败。
    • 5、小林不听我的劝阻,一个人到南湖游泳。
    • 6、妈妈要爸爸戒烟,但任凭妈妈怎么说,爸爸也不听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tīng
    • 注音ㄊㄧ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RH
    • 五行

    (1)(动)用耳朵接受声音

    (2)(动)听从(劝告);接受(意见):~从|~信。

    (3)(名)治理;判断:~政|~讼。

    (4)(动)听凭;任凭:~其自然。

    (5)(名)〈方〉铁皮做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罐子:一~香烟|~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