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
拼音:fēng gǔ
注音:ㄈㄥ ㄍㄨˇ
词性: 名词

风骨的意思

词语解释:

风骨fēnggǔ

(1) 顽强的风度、气质

风骨奇伟。——《南史· 宋武帝纪》
风骨可鉴
strength of character

(2) 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vigour of style

引证解释:

⒈ 指人的品格,性格。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 姚兴覩之而醉心, 宋祖闻之而动色。”
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以公名家子,又后唐之出也,且风骨俊秀,异乎诸孤。”
胡先驌《诗别萧叔絅燕京》:“萧郎二十风骨奇,崭然头角何嶷嶷。”

⒉ 指刚正的气概。

《北齐书·武成十二王传论》:“文襄诸子,咸有风骨。”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文恭少年浑涵端重, 文达正当以风骨勖之,何反虑其过刚?殊不可解。”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莲蓬人>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⒊ 古典文艺理论术语。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是以怡悵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⒋ 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

唐陈子昂《<修竹篇>序》:“汉魏风骨, 晋宋莫传。”

⒌ 指文学作品刚健遒劲的格调。

宋孔平仲《续世说·品藻》:“许景先之文,如丰肌腻理,虽穠华可爱而微少风骨。”
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唐人五古凡数变,约而举之,夺魏晋之风骨,换梁陈之俳优。”

⒍ 指诗文书画的风格。

《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曹不兴》:“观其风骨,名岂虚成。”
《法书要录》卷六引唐窦臮《述书赋下》:“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嶸。”

国语词典:

坚强不屈的性格。

网络解释:

风骨

  • 风骨,指刚正的气概;顽强的风度、气质;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指人的品格,性格;指刚正的气概;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指文学作品刚健遒劲的格调。
  • 语出《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 姚兴覩之而醉心, 宋祖闻之而动色。”
  •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 风骨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期盼家人相陪,雪中腊梅的风骨让人敬。
    • 2、人也舒坦,雪中腊梅的风骨让人敬。
    • 3、大树,是不屈的挺立与无畏的风骨。青草,是执着地坚持与无穷的自信。
    • 4、她盛开时,只是妖媚和跋扈,她枯萎时,才真正有了风骨和气象。
    • 5、我知道你不喜欢热闹,但我真的后悔在此之前没有做任何事情,没有给你只言片语,甚至忘了自己有多爱你。但我有足够的时间去弥补,我不着急,花儿爷,愿你不要忘记你的风度和风骨
    • 6、倘一味求滋润,字面呆滞臃肿,神情不开;倘一味求焦渴,又强悍霸气,使欣赏萌生疲惫;倘一味求清淡,“淡墨伤神”,满纸浮薄相生,则风骨不立。

    字义分解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ㄈㄥ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QI
    • 五行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EF
    • 五行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