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挫抑扬
拼音: | dùn cuò yì yáng |
注音: | ㄉㄨㄣˋ ㄘㄨㄛˋ 一ˋ 一ㄤˊ |
词性: | 成语 |
顿挫抑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引证解释:
⒈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参见“抑扬顿挫”。
引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靖节·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明王鏊《震泽长语·文章》:“子美之作,有綺丽穠郁者,有平澹藴藉者,有高壮浑涵者,有感慨沉鬱者,有顿挫抑扬者,后世有作,不可及矣。”
《九尾龟》第一回:“那一声摇板,却唱得顿挫抑扬,十分圆稳。”
鲁迅《<集外集>序言》:“但这是当时的风气,要激昂慷慨,顿挫抑扬,才能被称为好文章。”
国语词典: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高低转折,和谐而有节奏。也作「抑扬顿挫」。
网络解释:
顿挫抑扬
- 1、初时纯一,渐而繁复,抟九音丽于空中,变千声响于海下;逸响发挥,幽然若绝,低徊旖,顿挫抑扬;俄而复回,周旋去留,千变万态,不可繁举。 ()
- 2、清润的男音再次响起,语气间平静的无顿挫抑扬,难辨喜怒。
- 3、顿挫抑扬是形容朗读时声音的高低曲折和和谐的的节奏。
- 4、华小阳也在收看华云龙的那演讲表演,真怀疑那老家伙是不是演员出生,妈的顿挫抑扬把握得真是火侯。
- 5、字体俊秀,章法严谨,字体舒展而富顿挫抑扬的节奏。
- 6、顿挫抑扬的音调,时而如同行云流水般悦耳动听,时而铿锵有力,激情四溢。
字义分解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頓
- 五笔GBNM
- 五行火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dú[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
- 拼音cuò
- 注音ㄘㄨㄛˋ
- 笔划10
- 繁体挫
- 五笔RWWF
- 五行金
(1)(动)进行不顺利:~折。
(2)(动)压下、降低:~敌人的锐气;长自己的威风。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7
- 繁体抑
- 五笔RQBH
- 五行土
(1)(动)向下按;压制:压~|~止。
(2)〈书〉(连)表示选择;相当于“或是”、“还是”:求之欤~与之欤?
(3)〈书〉(连)表示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非惟天时;~亦人谋也。
与顿挫抑扬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