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堰
拼音:dī yàn
注音:ㄉ一 一ㄢˋ

堤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堤坝。

参见:隄堰

引证解释:

⒈ 堤坝。

《南史·张邵传》:“及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创田数千顷,公私充给。”
《旧五代史·梁书·胡规传》:“乾化元年,詔修洛河堤堰。”
沙汀《替身》:“店后高坎下面正当一家磨房的堤堰,水从堤堰上澎出来,哗哗哗的有如瀑布。”

⒉ 隄堰:堤坝。

《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咸平府清河、滱河合流,失故道,坏隄堰,敕蒙古军千人及民丁修之。”

网络解释:

堤堰

  • 堤堰,读音dī yàn,汉语词汇,释义为堤坝。
    • 1、她要我自然地生活,就像堤堰长出青草。 ()
    • 2、站在堤堰上,可以看到远处的村庄。
    • 3、其次,沿河被修造的防洪堤坝和堤堰会改变并且毁坏水生生物的栖所。
    • 4、明后期,北方水利设施的兴建及逐渐推广水井灌溉;南方河、泾、港、渎、湖、塘、堤堰、斗门、海塘的修浚;湖广堤垸修建的兴起,都使水利遍及于各地。
    • 5、为了更加全面的掌握堤堰整体的变形情况,以便更的指导施,本文主要通过内插法以三维曲面的形式显示出堤堰整体水平位移情况。
    • 6、随后,一万五千年前的某个时候,堤堰溃绝。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ㄉㄧ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FJGH
    • 五行

    (名)沿河或沿海防水的建筑物;多用土石等筑成:河~。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FAJV
    • 五行

    (名)较低的挡水建筑物;作用是提高上游水位;便于灌溉和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