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鼎
拼音:yì dǐng
注音:一ˋ ㄉ一ㄥˇ

议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武帝时汾阴出宝鼎﹐群臣上寿贺帝曰﹕"陛下得周鼎。"吾丘寿王独曰非周鼎。武帝召而问之。寿王曰﹕"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所以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事见《汉书.吾丘寿王传》。后以"议鼎"为称人才识卓异之典。

引证解释:

汉武帝时汾阴出宝鼎,群臣上寿贺帝曰:“陛下得周鼎。”
吾丘寿王独曰非周鼎。 武帝召而问之。 寿王曰:“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所以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
事见《汉书·吾丘寿王传》。后以“议鼎”为称人才识卓异之典。 唐李瀚《蒙求》:“寿王议鼎, 杜林駮尧。”

网络解释:

议鼎

  • yì dǐng ㄧˋ ㄉㄧㄥˇ
  • 议鼎(议鼎)
  • 汉武帝 时 汾阴 出宝鼎,群臣上寿贺帝曰:“陛下得 周 鼎。” 吾丘寿王 独曰非 周 鼎。 武帝 召而问之。 寿王 曰:“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所以与 汉 ,乃 汉 宝,非 周 宝也。”事见《汉书·吾丘寿王传》。后以“议鼎”为称人才识卓异之典。 唐 李瀚 《蒙求》:“ 寿王 议鼎, 杜林 驳 尧 。”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YQY
    • 五行

    (1)(名)意见;言论:提~|建~|异~。

    (2)(动)商议;讨论:~价|~决|~事|~席|~院|~定书。

    • 拼音dǐng
    • 注音ㄉㄧㄥ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HNDN

    (1)(名)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钟~。

    (2)(副)正当、正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