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
拼音:zhuō zhèng
注音:ㄓㄨㄛ ㄓㄥˋ

拙政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是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谦词。

引证解释:

⒈ 拙于为政。亦用为谦词。

晋潘岳《闲居赋》序:“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唐白居易《卧小斋》诗:“拙政自多暇,幽情谁与同?”
宋陆游《戊申严州劝农文》:“虽存心未格於丰穰,然拙政每存於抚字。”
清钱谦益《次韵答杨补见赠》之一:“休日谅未晚,拙政亦吾以。”

网络解释:

拙政

  • 拙政,汉语词汇。
  • 拼音:zhuō zhèng
  • 释义: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谦词。
  • 字义分解

    • 拼音zhuō
    • 注音ㄓㄨㄛ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BMH
    • 五行

    (1)(形)笨:~笨|手~|眼~。

    (2)(形)谦辞;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笔|~译|~著|~作。

    • 拼音zhèng
    • 注音ㄓㄥ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HTY
    • 五行

    1.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