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击
拼音:dàn jī
注音:ㄉㄢˋ ㄐ一

弹击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弹劾抨击。 2.犹敲打。

引证解释:

⒈ 弹劾抨击。

宋欧阳修《论贾昌朝除枢密使札子》:“陛下常患近岁以来,大臣体轻,连为言事者弹击,盖由用非其人,不叶物议而然也。”
《明史·陈祚传》:“﹝陈祚﹞遂擢御史,巡按福建。方面大吏多被弹击,禁止和买, 闽人德之。”
清曾国藩《复黄恕皆侍郎书》:“凡臣工皆可弹击权奸,除恶君侧。”

⒉ 犹敲打。

叶圣陶《线下·校长》:“这时候听得门上有指头弹击的声音。”

网络解释:

弹击

  • 弹击,弹劾抨击。
    • 1、但他的人和剑更快,刹那间已刺了出去,他这一剑刺出,势若脱兔,围绕在女神的哀伤周围的能量,如蛇信吞吐一般,眨眼间将射来的能量子弹击散,直刺向普朗克。
    • 2、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帽徽并刺穿了他的头骨前部。
    • 3、那条蛇头被子弹击得稀巴烂,掉在叶峰脚下,破烂的蛇头流出不少黑色的毒汁,叶峰连忙向后急退,暗叫险,险过剃头。
    • 4、弹脑端坐在床上,两手掌心分别按紧两侧耳朵,用三指轻轻弹击后脑壳,每天早晨弹三四下,有解疲劳、防头晕、强听力、治耳鸣之效。
    • 5、突然,从碉堡方向打过来一排子弹,向导老乡缺乏经验没有隐蔽,被子弹击中,身边的战士赶紧把他扶下去。
    • 6、腕已被榴霰弹击伤了……

    字义分解

    • 拼音dàn,tán
    • 注音ㄉㄢˋ,ㄊ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UJF
    • 五行

    dà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tán

    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

    • 拼音
    • 注音ㄐㄧ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FMK
    • 五行

    (1)(动)打;敲打:~鼓|~掌|旁敲侧~。

    (2)(动)攻打:袭~|游~|声东~西。

    (3)(动)碰;接触:冲~|撞~|目~(亲眼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