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袭
拼音: | yǎn xí |
注音: | 一ㄢˇ ㄒ一ˊ |
掩袭的意思
词语解释:
掩袭
(1) 突然袭击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突然袭击。
引《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内相掩袭。”
李善注:“《左氏传》曰:‘凡师轻曰袭。’ 杜预曰:‘掩其不备也。’”
《晋书·慕容垂载记》:“臣息农收集故营,以备不虞,而石越倾鄴城之众,轻相掩袭,兵阵未交, 越已陨首。”
宋李纲《与吕安老提刑书》:“今兹水涸,正可掩袭。”
⒉ 承袭。
引章炳麟《与邓实书》:“王壬秋可谓游於其藩,犹多掩袭声华,未能独往。”
⒊ 犹风靡。
引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二节:“当时道家言极盛,全国为所掩袭,莫能夺之。”
国语词典:
乘敌不备而袭击之。《宋史.卷二八九.葛霸传》:「浊流砦兵叛,杀官吏溃去,怀敏发兵掩袭,尽诛其党。」也作「掩杀」。
网络解释:
掩袭
- 1、偷营劫寨者喜欢从后面掩袭,我偏示之以虚,让他以为我军重兵埋伏于后寨中。
- 2、扬汤止沸,何如釜底抽薪?丞相不如使孟起越长城去取雁门、白马,再击晋阳,掩袭庞统之后,壶关可无忧也。
- 3、蒙恬正要挥军掩袭过去,陡然看到这骇然一幕,手中马缰一提,勒住战马,遥遥看向对阵。
- 4、贺若弼悬军深入,声援犹远,且其垒堑未坚,人情惶惧,出兵掩袭,必大克之。
- 5、’今百姓饥馑,洛口仓多积粟,去都百里有馀,将军若亲帅大众,轻行掩袭,彼远未能救,又先无豫备,取之如拾遗耳。
- 6、曹操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遂被关羽击斩。
字义分解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掩
- 五笔RDJN
- 五行木
(1)(动)遮盖;掩蔽:~口而笑|~人耳目|~着怀(上衣遮盖着胸膛而不扣钮扣)。
(2)(动)关;合:~卷|虚~着房门。
(3)(动)〈方〉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手被门~了一下。
(4)(动)〈书〉乘人不备(袭击、捕捉):~杀|~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