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吟
拼音:lǒng tóu yín
注音:ㄌㄨㄥˇ ㄊㄡˊ 一ㄣˊ

陇头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陇头》。

引证解释:

⒈ 即《陇头》。参见“陇头”。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又有《出关》……《黄鵠吟》,《陇头吟》,《折杨柳》,《望行人》等十曲,皆无其词。”
明练高《送赵将军》诗:“敲缺唾壶银烛短,时人不解《陇头吟》。”

网络解释:

陇头吟 (唐代王维诗作)

  • 《陇头吟》是唐代诗人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此诗把“长安少年”、“陇上行人”、“关西老将”三种类型的人物,以及戍楼看星、月夜吹笛、驻马流泪三种边塞生活场景集中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构成了一种寂寞悲凉的意境,反映了艰苦的边塞生活,表现了老将功高而得不到封赏的悲愤之情。全诗基调悲怆郁愤,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 字义分解

    • 拼音lǒng
    • 注音ㄌㄨㄥ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BDXN
    • 五行

    1.陇山,山名。在陕西、甘肃交界处:~右。

    2.甘肃的别称。

    3.古又同“”。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 拼音yín
    • 注音ㄧㄣ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WYN
    • 五行

    (1)(动)吟咏:~诗|~颂|~唱。

    (2)(名)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秦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