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黍尺
拼音: | zòng shǔ chǐ |
注音: | ㄗㄨㄥˋ ㄕㄨˇ ㄔˇ |
词性: | 量词 |
纵黍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长度计算单位。以中等黍粒为准,百黍纵向长度相累为一尺。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长度计算单位。以中等黍粒为准,百黍纵向长度相累为一尺。
引《宋史·律历志四》:“照以纵黍累尺…… 瑗以横黍累尺。”
纵黍尺后为营造尺,横黍尺后为律尺。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尺》:“《会典》云:‘纵黍尺当横黍尺一尺二寸三分四釐五毫七丝一忽三微。’”
国语词典:
一种黍尺。用黍百粒,直径相加,以为一尺的长度,称为「纵黍尺」。
网络解释:
纵黍尺
字义分解
- 拼音zòng
- 注音ㄗㄨㄥˋ,ㄗㄨㄥˇ
- 笔划7
- 繁体縱
- 五笔XWWY
1. 放:纵虎归山。纵火。
2. 放任;不拘束:放纵。纵目四望。纵情。纵观全局。
3.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纵身。
4. 即使:纵然。纵使。纵令。
5. 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纵横交错。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纵贯。纵深。
6. 起皱纹:纵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纵了。
7. 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2
- 繁体黍
- 五笔TWIU
- 五行金
(1)(名)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叫黍子;碾成米叫黄米;性粘;可酿酒。
(2)(名)蜀黍;高梁。
(3)(名)玉蜀黍;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叫“玉米”、“棒子”或“包谷”;叶长而大;子实可做食粮。
与纵黍尺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