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里哗啦
拼音:xī li huā lā
注音:ㄒ一 ㄌ一ˇ ㄏㄨㄚ ㄌㄚ
词性: 成语

稀里哗啦的意思

词语解释:

稀里哗啦xī li huā lā

1.  

口;

2.  象声词,用来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

大雨稀里哗啦泼下来。
rustling sound;

3.  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亦称“稀溜哗啦”

in disorder; completely smashed;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毫不费劲或七零八落破败不堪的样子。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正下不来炕,揭不开锅盖,就来了八路军三五九旅第三营,稀里哗啦把胡子打垮。”

国语词典:

形容物体滑落、撞击的声音。

如:「她一个不留神,手中的盘子稀里哗啦的碎了一地。」

网络解释:

稀里哗啦

  • 稀里哗啦是汉语词汇,拼音xī lǐ huā lā,出自主持人,掌声。
  • 稀里哗啦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晨昏定省的规矩,反正肖照川最后没有见到老科特尔,可便宜老妈一见到他,还没说几句话呢,就哭了个稀里哗啦
    • 2、谷音说,当时她和赵永馨、李丽凤等友在刘雪华家里,陪着刘雪华哭得稀里哗啦
    • 3、强你个头,还不是叫共军打的稀里哗啦,即使是当年的国军,论战斗力,怎么也数不上什么川军,是人都知道,公认真正能打的是桂军和西北军。
    • 4、地面上立时跟开了锅一样,稀里哗啦嘁哩喀喳,一阵爆响,尘土腾起,遮住了天空。
    • 5、吃过晚饭以后,秦林将三轮车推到院子里的一盏灯泡下,开始往下卸东西,稀里哗啦,碎铜烂铁的整了一地。
    • 6、夏侯玄,嵇康,王衍,潘岳,夏侯湛…其后稀里哗啦,美男子层出不穷,发展出各种流派。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QDH
    • 五行

    (1)(形)稀疏。

    (2)(形)事物出现得少。

    (3)(形)含水多;薄:~释|~少。

    (4)(形)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烂。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 拼音huá,huā
    • 注音ㄏㄨㄚˊ,ㄏㄨㄚ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KWXF
    • 五行

    huá

    1. 〔哗变〕军队突然叛变。

    2. 人多声杂,乱吵:哗笑。哗然。喧哗。哗众取宠(用言语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huā

    1. 象声词:雨哗哗地下。

    • 拼音lā,la
    • 注音ㄌㄚ,˙ㄌㄚ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KRUG

    la

    1. 助词,作用大致和“了”相同:你真的来啦?他早走啦。大楼终于建成啦!

    1. 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