琤琮
拼音:chēng cóng
注音:ㄔㄥ ㄘㄨㄥˊ
词性: 拟声词

琤琮的意思

词语解释:

象声词,形容玉石撞击或水流等声音。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宋范成大《岁旱邑人祷第五罗汉得雨》诗:“海山之湫龙所宫,溅瀑下赴声琤琮。”
清陈维崧《采桑子·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词:“戞触疏筠,断续停匀,几阵琤琮似有人。”
吴组缃《山洪》十七:“三官朦甩胧醒过来,听到那些玻璃条发出琤琮的鸣声。”

网络解释:

琤琮

  • 琤琮,汉语词语,象声词,形容玉石撞击或水流等声音。
  • 字义分解

    • 拼音chēng
    • 注音ㄔ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QVH
    • 五行

    (拟)〔琤琤〕〈书〉玉器相击声、琴声或水流声。

      • 拼音cóng
      • 注音ㄘㄨㄥ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GPFI
      • 五行

      (名)古代玉制礼器;方柱形或长筒形;中间有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