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德
拼音: | sī dé |
注音: | ㄙ ㄉㄜˊ |
私德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个人的恩惠。
在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引证解释:
⒈ 个人的恩惠。
引《商君书·错法》:“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尽力以规其功,功立而富贵随之,无私德也。”
宋王安石《周沆右谏议大夫制》:“朕率是道,进退百官,故于邇臣,无有私德。”
⒉ 在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引清陈天华《绝命书》:“其尤不肖者,则学问未事,私德先坏。”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中国文人的私德,实在是好的多,所以公德也是好的多,一动也不敢动。”
许地山《银翎底使命》:“黄先生说:‘我们先看看里头写的是什么,不必讲私德了。’”
国语词典:
私人的恩惠。
网络解释:
私德
- 1、在此基础上,实现由“行善积分”到“行善积德”的过渡,这个“德”,不仅是个人的“私德”,更是社会的公德。
- 2、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陶行知 ()
- 3、公德与私德均在衰落之中。最低标价可以接受。
- 4、一般人疲惫又惊惶,疲惫又惊惶的人是讲究不起理想的。他必须养家糊口。我们的时代公德和私德都在惊人地衰退。你不能指望生活品质极差的人有品格。大批量产生的东西质量不会太高——你不要质量,嫌太耐久了。钱德勒
- 5、梁启超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知有公德,而新道德出焉矣,而新民出焉矣”。
- 6、这第三种国民公德涵盖一切私德与公德的所有的方方面面。
字义分解
- 拼音sī
- 注音ㄙ
- 笔划7
- 繁体私
- 五笔TCY
- 五行金
(1)禾名。
(2)(形)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产|~仇。
(3)(名)私心;私利。
(4)秘密而不合法:~法|~党。
(5)(形)暗地里、私下:~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