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化
拼音: | yán zì huà |
注音: | 一ㄢˊ ㄗˋ ㄏㄨㄚˋ |
盐渍化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土壤盐渍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我国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总面积约1亿公顷。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盐渍化是指水灌地由于盐分积聚而缓慢恶化的过程。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形成盐渍化。
- 1、土壤盐渍化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 2、农用土地的盐渍化是海啸之后令人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 3、这时期芦苇沼泽主要转换为耕地、天然植被和盐渍化土地。
- 4、本区为一地下水闭流盆地,地下水循环方式主要靠额敏河排泄及蒸发,因此开发利用时,还必须防止沼泽化,盐渍化问题。
- 5、而河湖水系变迁导致了自然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加剧了土壤盐渍化的进一步发展。
- 6、根据流域土壤的易溶盐含量,划分平原区土壤盐渍化类型及程度,并说明其在水流方向与垂直剖面上的分布规律;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10
- 繁体鹽
- 五笔FHLF
- 五行土
(1)(名)食盐
(2)(名)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常温时一般为晶体;绝大多数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
与盐渍化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