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针
拼音: | duì zhēn |
注音: | ㄉㄨㄟˋ ㄓㄣ |
对针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对针"。 2.比喻密切相符﹐吻合。 3.照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对鍼”。 比喻密切相符,吻合。
引《红楼梦》第八二回:“‘不足畏’是使人料得定,方与‘焉知’的‘知’字对鍼,不是‘怕’的字眼。”
郭沫若《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有的连字义的对针从字典上也还甄别不出来,这如何能望他们译得不错呢?”
⒉ 照应。
引《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清但明伦评:“一句一字,无非对鍼上文也。文有上下分作两截,而烘云托月,前后映合,不露两截痕跡者,於此可见。”
国语词典:
相符、吻合。
网络解释:
对针
字义分解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對
- 五笔CFY
- 五行火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