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藉
拼音:yùn jiè
注音:ㄩㄣˋ ㄐ一ㄝˋ

蕴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蕴藉yùnjiè

(1) 含而不露

末句“情长情短”,大有蕴藉。——《平山冷燕》
be cultured and restrained

国语词典:

含蓄不外露。南朝梁.沈约〈伤庾杲之〉诗:「蕴藉含文雅,散朗溢风飚。」唐.薛用弱〈王维〉:「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也作「酝借」、「韫藉」。

网络解释:

蕴藉

  • 蕴藉就是藏在其内,隐藏而不外露的意思,多形容君子气质。也指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文学话语蕴藉的方法是灵活的,多变的,不断发展的,有赖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 蕴藉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三潭印月又称小瀛洲,岛荫凝秀,园林精雅,文脉蕴藉,丰姿绰约,名列西湖十景。
    • 2、近百年来,吴士大夫以风流蕴藉称者,首推吴文定。
    • 3、她的平喉,别一种沉雄苍郁、丰满浑厚的韵致,而且能在高音区相当潇洒地行腔,高亢激越而透露出典雅蕴藉的神髓,令在场人士听出“耳油”。
    • 4、只要我们跳出了鄙视晚唐诗风的评价模式,那么删去此诗的末二句,全诗在余音袅袅的柔橹声中戛然而止,而末二句所表达的悠然自得之意趣也已化作言外之意融入一片青绿山水之中,可谓极含蓄蕴藉之能事。
    • 5、俺或许思想落伍,但此种清新隽永、含蓄蕴藉、荡气回肠的痴情绝恋,却是俺心向往之、不得不诉之于笔端的源头。
    • 6、何为良辰美景,正是万物潮生、彼此辉映;何为游子离愁,光阴飞驰,只能对月缠绵蕴藉,一意萦纡。

    字义分解

    • 拼音yùn
    • 注音ㄩㄣ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AXJL
    • 五行

    (动)蓄藏;包含:~藏。

    • 拼音jiè,jí
    • 注音ㄐㄧㄝˋ,ㄐㄧˊ
    • 笔划17
    • 五笔ADIJ
    • 五行

    jiè

    1. 垫在下面的东西。

    2. 衬垫:枕藉。

    3. 同“借”。

    4. 抚慰:慰藉。

    5. 含蓄:蕴藉。

    6. 假设,假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 践踏,凌辱:“人皆藉吾弟”。狼藉。

    2. 进贡:“其藉于成周”。

    3. 〔藉藉〕同“籍籍”。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