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碑
拼音: | qín wàng bēi |
注音: | ㄑ一ㄣˊ ㄨㄤˋ ㄅㄟ |
秦望碑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秦始皇东游秦望山时所立的碑。
引证解释:
⒈ 指秦始皇东游秦望山时所立的碑。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汲冢《琐语》,乃载秦望碑。”
按,《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 秦始皇 )上会稽,祭大禹,望於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网络解释:
秦望碑
字义分解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0
- 繁体秦
- 五笔DWTU
(1)(名)周朝国名;在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
(2)(名)朝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6;秦始皇嬴政所建。
(3)(名)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
(4)(名)(Qín)姓。
- 拼音wàng
- 注音ㄨㄤˋ
- 笔划11
- 繁体望
- 五笔YNEG
- 五行水
(1)(动)探望:拜~|看~。
(2)(动)盼望、希望:期~|企~。
(3)(名)名望:声~|威~。
(4)(形)〈书〉怨恨。
(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
(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
(7)姓。
(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