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
拼音: | huò qǐ xiāo qiáng |
注音: | ㄏㄨㄛˋ ㄑ一ˇ ㄒ一ㄠ ㄑ一ㄤˊ |
词性: | 成语 |
祸起萧墙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祸起萧墙
(1) 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例
英
(2) 又称“祸发萧墙”
引证解释:
⒈ 谓祸患起于内部。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参见“萧墙”。
引《秦併六国平话》卷下:“祖舜宗尧致太平, 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国语词典:
萧墙,屏障大门的墙壁,比喻内部。祸起萧墙比喻灾祸或灾难发生于内部。
如:「这次的危机纯粹是祸起萧墙,看来董事长得重新整顿一番了。」
网络解释:
祸起萧墙 (汉语词语)
- 1、他没想到祸起萧墙,在他们内部出现分裂。
- 2、封建时代,祸起萧墙的事时有发生。
- 3、一大家人个个心怀异志,终于祸起萧墙,发生财产纠纷。
- 4、可怜的老人,从我们祸起萧墙到现在将他放在木屋里等死,他从未说过一句惊讶、埋怨或害怕的话。
- 5、这位富豪死后,子孙因争夺财產,竟酿成命案,真是祸起萧墙啊!
- 6、到了后期,太平天国君臣猜忌,祸起萧墙,终于导致了它的失败。
字义分解
- 拼音qǐ
- 注音ㄑㄧˇ
- 笔划10
- 繁体起
- 五笔FHNV
- 五行木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