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辞
拼音:dǎo cí
注音:ㄉㄠˇ ㄘˊ

祷辞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祷文。

引证解释:

⒈ 祷文。

汉王充《论衡·感虚》:“传书言汤遭七年旱,以身祷於桑林,自责以六过,天乃雨。或言五年。祷辞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网络解释:

祷辞

  • 祷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ǎo cí,指祷文。
    • 1、一个人不论在祈祷什么,他总是祈祷着一个奇迹的降临。任何祷辞都不外是这样的意思:“伟大的上帝呵,请使二乘二不等于四吧。”。屠格涅夫 
    • 2、先秦的祝辞主要有祈祷辞、嘏辞和贺辞等。
    • 3、诵经声问候过的村庄,在祷辞包裹的酥油灯芯上生长。
    • 4、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掀甲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真心为己的高贵品质感动得热泪盈眶,立即派人将周公迎接回来。
    • 5、虽然母亲也在尽心尽力准备,但受过高等教育的她,对于那些带有神秘甚至迷信色彩的仪式并不重视,也知之不多,更无法背出那些冗长复杂的祷辞
    • 6、都兰部落潘进添长老身着民族服装,手持米酒,庄重地颂念祷辞,随后将米酒挥洒在空中,浓郁的米酒香味让会场上充溢着丰收的喜悦。

    字义分解

    • 拼音dǎo
    • 注音ㄉㄠ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PYDF
    • 五行

    (1)(动)宗教徒向神求保佑:~告。

    (2)(动)请求;盼望:祈~。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DUH
    • 五行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