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书
拼音: | pì shū |
注音: | ㄆ一ˋ ㄕㄨ |
僻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冷僻的书籍;极罕见的书籍。
引证解释:
⒈ 冷僻的书籍;极罕见的书籍。
引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温庭筠》:“令狐綯曾以旧事访於廷筠,对曰:‘事出《南华》,非僻书也。’”
宋李上交《近事会元》卷三:“唐高祖太宗武德贞观初,因隋制以吏部典选,后人滋多,判目近浅,乃採经籍古义、僻书隐言以试之,唯恐选人之知。”
《明史·李昌祺传》:“预修《永乐大典》,僻书疑事,人多就质。”
鲁迅《二心集·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两浙古本考》虽然并非僻书·但中学生诸君也并非专治文学史者,恐怕未必有暇涉猎。”
网络解释:
僻书
字义分解
- 拼音pì
- 注音ㄆㄧˋ
- 笔划15
- 繁体僻
- 五笔WNKU
- 五行火
(1)(形)偏僻:~巷。
(2)(形)性情古怪;跟一般人合不来:怪~|孤~。
(3)(形)不常用的(多指文字):冷~|生~。
与僻书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