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姜
拼音: | yáng jiāng |
注音: | 一ㄤˊ ㄐ一ㄤ |
洋姜的意思
词语解释:
洋姜
(1) 口∶菊芋
英
引证解释:
⒈ 菊芋的俗称。形状似姜,不辣。可以腌、泡作酱菜。
引夏羊《辩论会上·盐》诗:“还称来了十斤雪花盐,准备把洋姜、萝卜、大蒜一缸泡。”
网络解释:
洋姜
- 1、将洋姜和洋葱置于一大锅开水中煮一分钟,去汁,于毛巾上铺开冷却。
- 2、“鬼子姜”,胶东人都这么称呼,而陕西省一带叫它“洋姜”,于是,顾名思义是外国的产物。
- 3、精美的雕花木窗外,是遍地的粉色厚朴花和黄色洋姜花,微风拂面来,山野的清新空气沁入心脾。
- 4、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种了不少叫洋姜的植物,纤长而绽放黄色的花朵,很像是欧洲人称呼的“玛格丽特”,那也是一种植物的花朵,北京人叫“鬼子姜”。
- 5、菊芋,俗称洋姜、日本姜、鬼子姜、姜不辣,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食用。
- 6、洋蓟、茄子和洋姜在更古老的时代便被种植在一起,互相提供必须的养料。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9
- 繁体洋
- 五笔IUDH
- 五行水
(1)(形)盛大;丰富:~溢。
(2)(名)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地方;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形)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
(4)(形)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办法|土~结合。
(5)(名)洋钱;银元:大~|小~|罚~一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