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者
拼音:jiè zhě
注音:ㄐ一ㄝˋ ㄓㄜˇ

介者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披甲的人。
独足的人。
有甲壳的虫类。

引证解释:

⒈ 披甲的人。

汉晋谊《新书·容经》:“礼,介者不拜,兵车不式。”

⒉ 独足的人。参见“介”。

《庄子·庚桑楚》:“介者拸画,外非誉也。”

⒊ 有甲壳的虫类。

《淮南子·墬形训》:“凡介者生於庶龟。”

网络解释:

介者

  • 介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è zhě,是指披甲的人。
  • 字义分解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JJ
    • 五行

    (1)(动)在两者当中:~绍|媒~|这座山~于两县之间。

    (2)(Jiè)姓。

    (3)(名)甲:~胄|~虫。

    (4)(形)〈书〉耿直;有骨气:耿~。

    (5)(名)古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介、饮酒介等。

    • 拼音zhě
    • 注音ㄓㄜ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FTJF
    • 五行

    (1)(助)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带有形容词或动词的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黄须~|卖柑~|符合标准~。

    (2)(助)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助)〈书〉用在“二、三、数”等数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几件事物:二~必居其一|两~缺一不可。

    (4)(助)〈书〉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空气流动而成。

    (5)(助)用在句尾表示命令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

    (6)(代)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