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府
拼音: | tài fǔ |
注音: | ㄊㄞˋ ㄈㄨˇ |
太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官名。《周礼.天官》有大府﹐掌府藏会计。秦汉并其职于司农少府。南朝梁置太府卿﹐专管皇室的库储出纳。北齐曰太府寺。北周有太府中大夫﹐掌贡赋货贿。唐曾改太府为外府﹐掌国家钱谷的保管出纳﹐旋复旧。宋以太府半属国家行政﹐半属宫廷事务。辽﹑金﹑元改宋以前的太府寺为太府监。明废。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周礼·天官》有大府,掌府藏会计。 秦汉并其职于司农少府。 南朝梁置太府卿,专管皇室的库储出纳。 北齐曰太府寺。 北周有太府中大夫,掌贡赋货贿。 唐曾改太府为外府,掌国家钱谷的保管出纳,旋复旧。 宋以太府半属国家行政,半属宫廷事务。 辽、金、元改宋以前的太府寺为太府监。 明废。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网络解释:
太府
字义分解
- 拼音tài
- 注音ㄊㄞˋ
- 笔划4
- 繁体太
- 五笔DYI
- 五行火
(1)(形)高;大:~湖|~庙。
(2)(形)极;最:~阳。
(3)(形)身份最高或辈份更高的:~师。
(4)(副)表示程度过分:汤~热;烫嘴。
(5)(副)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这方案~好了。
(6)(副)很;用于否定:不~好。
(7)(Tài)姓。
与太府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