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iè dì |
注音: | ㄐ一ㄝˋ ㄉ一ˋ |
芥蒂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芥蔕”。
蒂芥。细小的梗塞物。
引申为梗塞。
介意。
打动,触动。
比喻积在心中的怨恨、不满或不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芥蔕”。
⒉ 蒂芥。细小的梗塞物。
引清翟灏《通俗编·草木》:“今人每颠倒言之曰‘芥蔕’,乃自宋人诗始。”
⒊ 引申为梗塞。
引梁启超《论俄罗斯虚无党》:“中央政府之兵力,已足使全欧旰食,而何区区民间斩木揭竿者之足以芥蒂于其胸也。”
⒋ 比喻积在心中的怨恨、不满或不快。
引宋苏轼《与王定国书》:“今得来教,既不见弃絶,而能以道自遣,无丝髮芥蒂。”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镜听》:“冷暖相形,颇存芥蒂。”
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对于发表信札的事,我于兄也毫无芥蒂。”
⒌ 介意。
引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今子赴官,但当充广德性,力行好事,前梦不足芥蔕。”
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言语之间,何须芥蔕。”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我受侮辱是丝毫也不芥蒂的,我是不忍看见我们的祖国,就被那无赖小偷偷了去呀!”
⒍ 打动,触动。
引《朱子语类》卷十六:“曾点是虽尧舜事业亦优为之,莫只是尧舜事业亦不足以芥蒂其心否?”
国语词典:
微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使人不快的嫌隙。宋.苏轼〈送路都曹〉诗:「恨无乖崖老,一洗芥蒂胸。」《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古来有多少王公大人天子宰相,在尘埃中屠沽下贱起的,大丈夫正不可以此芥蒂。」也作「蒂芥」。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芥蒂
- 1、我们以前是仇人,但现在彼此已不存芥蒂。
- 2、姐妹间的情谊再深,不留意也会生出芥蒂。
- 3、古来一国振兴,当为王者掌权,万民受领,上下一心,不存芥蒂。
- 4、我只不过总是对陌生人心存芥蒂。
- 5、就像是在朋友聊天一样,开诚布公毫无芥蒂。
- 6、我们是没有任何阻隔的朋友。我们彼此应该不存在任何芥蒂。可为什么,和你在一起,我总有莫名的压抑。
字义分解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ㄍㄞˋ
- 笔划7
- 繁体芥
- 五笔AWJJ
- 五行木
1. 〔芥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种子黄色,味辛辣,磨成粉末,称“芥末”,作调味品。按用途分为叶用芥菜(如“雪里蕻”);茎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头菜”)。
2. 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草芥。纤芥。芥舟。
与芥蒂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