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印
拼音: | táo yìn |
注音: | ㄊㄠˊ 一ㄣˋ |
桃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 2.谓女子口唇涂红。
引证解释:
⒈ 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
引《后汉书·礼仪志中》:“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
王先谦集解:“钱大昕曰:桃印,《宋书·礼志》作‘桃卯’。注称‘桃印’,本《汉志》,所以辅卯金,则印当为卯之譌。 黄山曰:《事物纪原》载汉用朱索,连五色刚卯为门户饰,是桃卯即刚卯矣。而《舆服志》明以卯为印,则桃卯亦可谓桃印,非譌也。”
《晋书·礼志上》:“按汉仪则仲夏设之,有桃印,无磔鸡。”
宋苏轼《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皇太妃阁》之五:“仁孝自应禳百沴,艾人桃印本无功。”
⒉ 谓女子口唇涂红。
引明沉仕《桂枝香·美姝》曲:“玉容梅衬,絳唇桃印。”
字义分解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0
- 繁体桃
- 五笔SIQN
- 五行木
(1)(名)桃树。
(2)(名)桃儿;这种植物的果实。
(3)(名)桃儿;形状像桃儿的东西。
(4)(名)指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