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奉
拼音:sì fèng
注音:ㄙˋ ㄈㄥˋ

祀奉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祭祀供奉。

引证解释:

⒈ 祭祀供奉。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寳应城内通衢中墙脚,旧有石人一具,香火祀奉,由来久矣。”

网络解释:

祀奉

  • 祀奉sì fèng ㄙㄧˋ ㄈㄥˋ,汉语词汇,释义为祭祀供奉。
    • 1、你曾和我们的家庭守护神一同受到祀奉,我崇拜家神时也就崇拜了你。
    • 2、府君殿祀奉的是崔府君,崔府君据说掌善恶、阴阳,唐宋以来在民间香火很盛,而崔府君据说是农历六月初六圣诞。
    • 3、四贤祠位于南渠北岸,祠内祀奉历代修凿灵渠有过重大贡献的秦监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唐桂州防御使鱼孟威四公而得名。 ()
    • 4、古希腊是个泛神论国家,人们把每个城邦,每个自然现象都认为受一位神灵支配着,因此希腊人祀奉各种神灵建造神庙。
    • 5、你曾同我们家的守护神一同受到祀奉,我敬拜家神时也就是敬拜了你。
    • 6、你曾同我们家的守护神一同受到祀奉,我敬拜家神时也就敬拜了你。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祭祀。(名)殷代特指年。

    • 拼音fèng
    • 注音ㄈ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WFH
    • 五行

    (1)(动)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上新书一册。

    (2)(动)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到命令。

    (3)(形)尊重:崇~|~为圭臬。

    (4)(名)信仰:素~佛教。

    (5)(动)侍侯:~养|侍~。

    (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托|~陪|~劝|~告。

    (7)(Fè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