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鼽
拼音: | bí qiú |
注音: | ㄅ一ˊ ㄑ一ㄡˊ |
鼻鼽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医病名。
引证解释:
⒈ 鼻塞不通。
引《素问·脉解篇》:“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於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汉王充《论衡·祀义》:“凡能歆者,口鼻通也。使鼻鼽不通,口钳不开,则不能歆矣。”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下·鼻》:“鼻鼽,流清涕,是脑受风寒,包热在内。”
网络解释:
鼻鼽 科普中国
字义分解
- 拼音bí
- 注音ㄅㄧˊ
- 笔划14
- 繁体鼻
- 五笔THLJ
- 五行水
(1)(名)(~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通道:~孔|~腔|~涕。
(2)(名)〈书〉开端:~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