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
拼音:zhí dào
注音:ㄓˊ ㄉㄠˋ

直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
2.笔直不弯曲的道路。
3.正直之道。

引证解释:

⒈ 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蒙恬开筑,北起九原 (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南至云阳 (今陕西淳化西北),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

《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
《新民晚报》1984.6.8:“‘ 秦始皇直道 ’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

⒉ 泛指直的路。

《北史·张衡传》:“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
《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

⒊ 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

《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
《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唐吕岩《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朱熹﹞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国语词典:

正直之道。

网络解释:

直道

  • 直道,汉语词汇。
  • 拼音:zhí dào。
  • 释义:1、古道路名。
  • 2.泛指直的路。
  • 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
    • 1、小李一向做事直道而行,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 2、唯为官为人,当直道而行,宵小之徒,岂可言政?
    • 3、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 4、喜欢一朵花不一定将它摘下,喜欢一朵云不一定将它留下,喜欢一个人不一定要占有他——我会把你珍藏在心里的,直道永远……
    • 5、清华北大提出的直录,其看点无疑是“直”,即直接录取,但直还应有另一层含义,即直道而行的直,直录要想走得远,就得走得直。
    • 6、在直道上走了两天,我便毅然的抛弃了那驾小车,令审食其在附近买了五六匹三岁口的健马,逼着红玉与我们一起骑马赶路。

    字义分解

    • 拼音zhí
    • 注音ㄓ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FHF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THP
    • 五行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