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董羹
拼音:gǔ dǒng gēng
注音:ㄍㄨˇ ㄉㄨㄥˇ ㄍㄥ

骨董羹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取鱼肉蔬菜等杂混烹制而成的羹。

引证解释:

⒈ 取鱼肉蔬菜等杂混烹制而成的羹。

宋苏轼《仇池笔记·盘游饭谷董羹》:“罗浮颖老取饮食杂烹之,名骨董羹。”
宋范成大《素羹》诗:“氊芋凝酥敌少城,土藷割玉胜南京。合和二物归藜糝,新法儂家骨董羹。”
明李东阳《谢邵地官汝学馈陶鼎次韵》:“茅柴火底春风软,骨董羹中滋味长。”

网络解释:

骨董羹

  • 骨董羹,上元日,吴中亦食“骨董羹”,又称“和气羹”、“贺年羹”。
  • 字义分解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EF
    • 五行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 拼音dǒng
    • 注音ㄉㄨㄥ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TGF
    • 五行

    (1)(动)监督管理。

    (2)(名)董事。

    (3)姓。

    • 拼音gēng
    • 注音ㄍㄥ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UGOD
    • 五行

    (名)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