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年
拼音:jiān nián
注音:ㄐ一ㄢ ㄋ一ㄢˊ

兼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两年。

引证解释:

⒈ 两年。

《逸周书·文传》:“《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
《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广农积穀,有兼年之储。”
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国无兼年之积,何用两都之好?”
宋曾巩《太平州回转运状》:“去违再宿,怀嚮兼年。”

网络解释:

兼年

  • 兼年
  • 《逸周书·文传》:“《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国无兼年之积,何用两都之好?” 宋 曾巩 《太平州回转运状》:“去违再宿,怀向兼年。”
  •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VOU
    • 五行

    (1)(形)两倍的:~程|~旬(二十天)。

    (2)(动)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而有之|~收并蓄|品学~优|~听则明;偏信则暗。

    • 拼音nián
    • 注音ㄋㄧㄢ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HFK
    • 五行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