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
拼音:zhǎng rì
注音:ㄔㄤˊ ㄖˋ

长日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郑玄注﹕"此言迎长日者﹐建卯而昼夜分﹐分而日长也。"孔颖达疏﹕"迎长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意以二月建卯﹐春分后日长﹐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长日之将至。"北周庾信《周圆丘歌》之八﹕"乘长日﹐坏蛰户。"倪璠注﹕"又按《月令》'仲夏'云﹕'是月也﹐日长至。'《正义》曰﹕'长至者﹐谓此月之时日长之至极。太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长至也。'"一说指冬至。 2.漫长的白天。 3.指整天﹑终日。 4.平时﹐经常。

引证解释:

⒈ 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参见“长至”。

《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郑玄注:“此言迎长日者,建卯而昼夜分,分而日长也。”
孔颖达疏:“迎长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意以二月建卯,春分后日长,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长日之将至。”
北周庾信《周圆丘歌》之八:“乘长日,坏蛰户。”
倪璠注:“又按《月令》‘仲夏’云:‘是月也,日长至。’《正义》曰:‘长至者,谓此月之时日长之至极。太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长至也。’”
一说指冬至。 《孔子家语·郊问》:“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王肃注:“周人始以日至之月。冬日至而日长。”

⒉ 漫长的白天。 唐张固《幽闲鼓吹》:“令狐相进李远为杭州。

宣宗曰:‘比闻李远诗云:“长日唯销一局碁”
,岂可以临郡哉!’” 宋徐玑《春日游张提举园池》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緑阴。”
鲁迅《彷徨·示众》:“声音已经嘶嗄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长日催眠。”

⒊ 指整天、终日。

明陈大声《粉蝶儿·富文堂宴赏》套曲:“闲将緑綺弹,静把《黄庭》註;兰汤新浴,长日一尘无。”
明袁宏道《致兰泽云泽叔》:“身非木石,安能长日折腰俯首,去所好而从所恶。”

⒋ 平时,经常。

唐杜甫《泛江》诗:“长日容杯酒,深江浄綺罗。”
清吴伟业《避乱》诗:“长日频云乱,临时信孰传。”

国语词典:

夏至。

网络解释:

长日

  • (1).指夏至。(2).漫长的白天。(3).指整天、终日。(4).平时,经常
  • 长日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永日
    • 1、这就需要天长日久的采药洗剑的功夫了,更何况还要施展炼剑法决与剑沟通,让飞剑与神意相合,这样才能如臂使指,使得飞剑随心意变化,驭剑百步。
    • 2、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人们称为‘姑姑节‘。
    • 3、驳难者指出中国对日本的绥靖会颠覆中国人的国家民族认同,也会养痈为患助长日本式的机会主义,最终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
    • 4、当然,这个抓不是毕业临头了才去突击抓,而更是指天长日久之中的东风化雨、潜移默化。
    • 5、记者雨中来到这个破毡房中的学校,只见竹篾笆和油毛毡盖成的教室里四面透风,由于天长日久,油毛毡的屋顶也在漏雨,风一吹来“哗哗”作响。
    • 6、不要为了寂寞去恋爱,时间是个魔鬼,天长日久,如果你是个多情的人,即使不爱对方,到时候也会产生感情,到最后你怎么办?

    字义分解

    • 拼音cháng,zhǎng
    • 注音ㄔㄤˊ,ㄓㄤ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AYI
    • 五行

    cháng

    1. 两端的距离:长度。

    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zhǎng

    1. 生长,成长:长疮。

    2. 增加:长知识。

    3.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5.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

    • 拼音
    • 注音ㄖ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JJJJ
    • 五行

    (1)(名)太阳:~出|~落。

    (2)(名)指日本:~圆|~语。

    (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

    (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

    (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