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餍
拼音: | wú yàn |
注音: | ㄨˊ 一ㄢˋ |
无餍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满足;没有限止。
不厌倦;不厌烦。
不厌倦;不厌烦。
引证解释:
⒈ 同“无厌”。不能满足。
引《左传·哀公十六年》:“吾闻之,以险徼幸者,其求无饜,偏重必离。”
《汉书·贾山传》:“学问至於芻蕘者,求善无饜也。”
《晋书·谢石传》:“﹝石﹞聚敛无饜,取讥当世。”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一方面痛恨日本帝国主义无餍的侵略,另一方面更痛恨曹章等卖国贼的狗肺狼心。”
网络解释:
无餍
- 1、责己无以,智者有不能给,求焉无餍,天地有不能瞻也。
- 2、法乌斯特艾德拉斯国王,个性极端的偏激,给人一种贪得无餍的感觉,为了取得魔力完全不择手段!就算是“弑神”。
- 3、一个人没有私心,没有贪得无餍的根性,以无相无住而生其心;那么,连神鬼也无置喙影响的空隙。
- 4、品格下降、信念动摇,引发人心的腐败;底线模糊、举止失度,导致行为的腐败;臣服物欲、贪得无餍,触发财产的腐败。
- 5、如果远方有战争,我应该掩耳,或是该坐起来,惭愧地倾听?应该掩鼻,或应该深呼吸,难闻的焦味?我的耳朵应该,听你喘息着爱情或者听榴弹,宣扬真理?格言,勋章,补给,能不能喂饱无餍的死亡?余光中
- 6、伯封贪婪无餍,暴躁乘戾,心如野豕,故人称之为豕,有穷氏后羿灭亡,夔因而不得祭祀。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無
- 五笔FQV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ó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与无餍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