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器
拼音:lǐ qì
注音:ㄌ一ˇ ㄑ一ˋ

礼器的意思

词语解释:

礼器lǐqì

(1) 古时祭祀用的各种器物,如鼎、簋、觚、钟等

sacrificial vessel; ritual article

引证解释:

⒈ 祭器。

《史记·孔子世家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

国语词典:

古代礼制社会,丧葬、朝聘、宴享、祭祀时所使用的器具。如鬲、甗、鼎、尊、簋、豆等。

网络解释:

礼器

  • 礼器是古代中国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礼器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的 。如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龙山文化大墓中,出土有彩绘龙盘及鼍鼓,在良渚文化的一些大墓中,出土有玉琮、玉璧等。进入商周社会后,礼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礼治”的象征,用以调节王权内部的秩序,从而维护社会稳定。这时的礼器包括玉器、青铜器及服饰。玉礼器有璧、琮、圭、璋等。青铜礼器种类数量众多,工艺精美,最为重要,种类有食器(如煮肉盛肉的鼎、盛饭的簋)、酒器(如饮酒器爵,盛酒器尊、壶)、水器(如盥洗器盘、匜)、乐器(如钟、铙)和杂器(罐、箕形器、方形器)。进入秦汉社会后期,社会混乱,礼崩乐坏,礼仪文明难以为继,从而使青铜礼器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 1、赵初凡幼习曹全礼器,少临颜柳二王,后爱甲骨金文,偏顾砖瓦墓志。
    • 2、豆鼓是与新石器时代祭祀礼器“豆”的形状相仿的一种陶鼓。
    • 3、在历史的进程中它作为一种乐器,也可看作是一种文化礼器,它显现出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
    • 4、而将礼器分为祭器与明器两类,则是依照存在人与鬼神的两个世界的理论。
    • 5、作为礼乐之邦的中国,玉器和玉礼器也是其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6、经史学界研究认为,是代表山川神主牌位的祭祀用的礼器,名桑针。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KKDK
    • 五行

    (1)(动)用具:瓷~|木~|~物。

    (2)(名)器官:消化~。

    (3)(名)度量;才能:~量|大~晚成。

    (4)(动)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