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称
拼音: | shí chēng |
注音: | ㄕˊ ㄔㄥ |
食称的意思
词语解释:
粮食与人口相称。指百姓不缺口粮。《管子.轻重乙》:"泉雨五尺﹐其君必辱。食称之国必亡。待五谷者众也。"马非百新诠:"食称之国﹐谓其国所产之五谷与其国人口之多寡相当。"一说靠称贷而食。郭沫若等集校引李哲明曰:"称﹐谓称贷﹐言国恃称时贷而食﹐其国必亡也。"
引证解释:
⒈ 粮食与人口相称。指百姓不缺口粮。
引《管子·轻重乙》:“泉雨五尺,其君必辱。食称之国必亡。待五穀者众也。”
马非百新诠:“食称之国,谓其国所产之五穀与其国人口之多寡相当。”
一说靠称贷而食。 郭沫若等集校引李哲明曰:“称,谓称贷,言国恃称时贷而食,其国必亡也。”
网络解释:
食称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sì
- 注音ㄕˊ,ㄙˋ,ㄧˋ
- 笔划9
- 繁体食
- 五笔WYVE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sì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