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
拼音: | sū tái |
注音: | ㄙㄨ ㄊㄞˊ |
苏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姑苏台。又名胥台。在苏州西南姑苏山上。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作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其台。 2.因苏台地处苏州,故亦用以借指苏州。
引证解释:
⒈ 即姑苏台。又名胥台。在苏州西南姑苏山上。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 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作长夜之饮。 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其台。
引唐王勃《乾元殿颂》:“风寒碣馆,露惨苏臺。”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九·宋人绝句》:“行人悵望苏臺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⒉ 因苏台地处苏州,故亦用以借指苏州。参见“姑苏臺”。
引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八:“苏有姑苏臺,故苏州谓之苏臺。”
清赵翼《到家正值山茶花盛开》诗:“寻春步屐遍苏臺,带得餘香转櫂回。”
陈去病《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浙江潮猛苏臺烬,意向吴淞江口行。”
网络解释:
苏台
字义分解
- 拼音sū
- 注音ㄙㄨ,ㄙㄨˋ
- 笔划7
- 繁体蘇、囌
- 五笔ALWU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噜”字“噜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