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战之罪
拼音:fēi zhàn zhī zuì
注音:ㄈㄟ ㄓㄢˋ ㄓ ㄗㄨㄟˋ
词性: 成语

非战之罪的意思

词语解释:

非战之罪fēi zhàn zhī zuì

(1) 怀:怀藏。身藏璧玉,必定为盗所害。后比喻有才能而遭嫉害。

an innocent man gets into trouble because of his wealth
  • 1、没关系,非战之罪,你接手之前的那个业务员还不是一样搞不定?你们老王不照样铩羽而归?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转机的。
  • 2、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 3、非战之罪,实天亡孤王……刘阚,若有可能,还请将孤王和虞姬合葬于苎罗山下……虞姬,她最爱苎罗美景。 
  • 4、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 5、虽然全下后他依然会落后,但那是非战之罪
  • 6、大人,这不是属下的错,而是情报失误,非战之罪啊!

字义分解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JDD
  • 五行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 拼音zhàn
  • 注音ㄓ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HKAT

(1)(动)作战、战争、战斗。

(2)(动)进行战争或战斗。

(3)(动)泛指斗争。

(4)(动)发抖:寒~|打~|胆~心惊。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zuì
  • 注音ㄗㄨㄟ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LDJD
  • 五行

(1)(名)作恶或犯法的行为:~案|~犯|~名|~囚|~人|~责|~证|~恶滔天|~魁祸首|~孽深重。

(2)(动)过失:归~于人。

(3)(形)苦难;痛苦;受~。

(4)(动)把罪过归到某人身上:~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