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财童子
拼音:sàn cái tóng zǐ

散财童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梵语sudhana意译。亦称"散财童子童子"。佛教菩萨之一。《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说的求道者。经中说他是福生城长者之子,因文殊指点,参访了五十三个善知识而成菩萨。因其参过观音,故观音的塑像或画像旁,一般常有散财童子童子之像。 

2.见"善才"。

3.中国神话中的财神之一,传说中他是唐朝皇帝的得力助手。散财童子的形象通常是一个少年,手持财神笔和财神袋,穿着华丽的衣袍,头戴财神帽,脚踩黄金鞋,寓意财富和吉祥。

4.散财童子的名字由来是因为他的职责是帮助皇帝散财,为百姓带来财富和福祉。他可以随时变化出各种各样的金银财宝,如金银山、黄金海、宝船等,给予善良勤劳的人们财富的回报。


引证解释:

散财童子的形象与财富、福祉、善良和回报等元素紧密相连,他是一个象征着财富和幸福的神明形象,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财富的同时要保持善良和回报的心态。

网络解释:

散财童子是财富和福祉的象征,他代表着财富的来源以及善良的报酬。他的形象展现了人们对于财富和幸福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得到财富的同时要善待他人、回馈社会。散财童子的形象则是人们自古以来对于财富和幸福的一种想象和追求,同时也是对于勤劳与善良的人们的一种肯定和激励。

字义分解

  • 拼音sàn,sǎn
  • 注音ㄙㄢˋ,ㄙㄢ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ETY
  • 五行

sà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2.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3. 排遣:散心。散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sǎn

1.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3. 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

4.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

  • 拼音cái
  • 注音ㄘㄞ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MFTT
  • 五行

(名)钱和物资的总称:~物|理~。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JFF
  • 五行

(1)(名)儿童;小孩子:顽~|幼~。

(2)(形)指没结婚的:~男|~女。

(3)(名)(~儿)旧时指未成年的仆人。

(4)秃:~山。

(5)(名)奴仆。

(6)(Tónɡ)姓。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