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处
拼音: | yě chǔ |
注音: | 一ㄝˇ ㄔㄨˇ |
野处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栖息野外。指上古时期人们学会构建房屋之前的居住方式。 2.指在乡野居住。
引证解释:
⒈ 栖息野外。指上古时期人们学会构建房屋之前的居住方式。
引《易·繫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清唐甄《潜书·抑尊》:“﹝尧舜﹞虽贵为天子,制御海内,其甘菲食,暖粗衣,就好辟恶,无异于野处也。”
⒉ 指在乡野居住。
引《国语·齐语》:“是故农之子恒为农,野处而不暱。”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卫文公东徙渡河,野处曹邑。”
清刘体仁《寄阮亭司理》诗:“野处寡新友,良辰多远情。”
网络解释:
野处
字义分解
- 拼音yě
- 注音ㄧㄝˇ
- 笔划11
- 繁体野
- 五笔JFCB
- 五行土
(1)(名)野外:~地|~外。
(2)(名)界限:视~。
(3)(名)指不当政的地位:在~|下~。
(4)(形)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动物或植物):~花|~草|~兽。
(5)(形)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蛮|粗~|撒~。
(6)(形)不受约束:~性|玩~了。
与野处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