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
拼音: | chū shī |
注音: | ㄔㄨ ㄕ |
词性: | 动词 |
出师的意思
词语解释:
出师
(1) 完成从师学艺
英
(2) 率兵征讨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出兵。
引《左传·文公十六年》:“夫麇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
《后汉书·吴汉传》:“每当出师,朝受詔,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
唐韩愈《元和圣德诗》:“负鄙为艰,纵则不可,出师征之,其众十旅。”
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乙巳出师。会天大雨,三昼夜不絶。”
茅盾《喜剧》:“那时上海还是孙传芳的势力,那时国民革命军还没有出师北伐。”
⒉ 徒工期满学成。
引韩少华《红点颏儿》二:“我学了三年零一节,刚出师,就‘晋’到了前柜。”
国语词典:
出兵。
网络解释:
出师
- 1、抗敌大军在出师前,人人立下誓言,要将敌人驱出国境,那情景,真有气壮山河之势!
- 2、其实,教练一般都很凶的。这也是一种训练,为以后千变万化的实际驾驶情况做练习。到你能练到有人在旁边大吼大叫都不影响你正常驾驶的情况下,就肯定出师了。
- 3、这次期末考试,我出师不利,第一门仅考了八十分。
- 4、出师之前就已经了解最终结局,但依旧毅然决然的履行终究的责任。
- 5、这场网球赛才开始,我方就屡屡失手,真是出师不利。
- 6、命运惨,出师未捷身先死,一代天才不得其时。
字义分解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齣
- 五笔BMK
- 五行金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