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
拼音:líng yǐn sì
注音:ㄌ一ㄥˊ 一ㄣˇ ㄙˋ

灵隐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在杭州西湖西北之北高峰下。晋咸和元年印度僧人慧理创建﹐慧理以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因建寺名"灵隐"。唐会昌年间曾毁﹐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命高僧王延寿主持扩建﹐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元至正十九年毁于兵事。后历经明清六次毁﹑建﹐清康熙时曾改名云林寺﹐现存大殿是清代遗物。解放后又经两次大修。该寺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前有飞来峰﹑冷泉亭等胜景﹐为西湖游览胜地。

引证解释:

⒈ 在杭州西湖西北之北高峰下。 晋咸和元年印度僧人慧理创建, 慧理以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因建寺名“灵隐”。 唐会昌年间曾毁, 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命高僧王延寿主持扩建,规模宏大,盛极一时。 元至正十九年毁于兵事。后历经明清六次毁、建, 清康熙时曾改名云林寺,现存大殿是清代遗物。解放后又经两次大修。该寺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前有飞来峰、冷泉亭等胜景,为西湖游览胜地。

唐孟棨《本事诗·征异》:“宋考工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
《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当下郡王钧旨,分付都管:‘明日要去灵隐寺斋僧,可打点供食齐备。’”
清陈维崧《满江红·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词:“夜雨对眠灵隐寺,春帆竞掠雷峰塔。”

网络解释:

灵隐寺 (浙江杭州灵隐寺)

  •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 “云林禅寺”。
  • 灵隐寺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现任方丈是光泉法师。
  • 浙江灵隐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就在杭州西湖灵隐寺的边上,有一座山峰叫做月桂峰,据说便与这个掌故有关。
    • 2、千年古刹灵隐寺首座继云长老示寂。
    • 3、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认为,要加强和完善宗教立法,规范僧人的活动,不容假和尚横行,还佛门一个清静。 
    • 4、他曾投奔杭州灵隐寺,在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足戒,取名“道济”。
    • 5、王、萧易子而教,萧隆山的开山门弟子,为王降祥之子王均,成字辈,王均有一弟子悟道为杭州灵隐寺方丈,帮中为佛字辈。
    • 6、新的度假酒店毗邻著名的灵隐寺,拥有无可比拟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字义分解

    • 拼音líng
    • 注音ㄌㄧㄥ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VOU
    • 五行

    (1)(形)灵活;灵巧:~敏|~机|~便|心~手巧|耳朵很~|机件失~|资金周转不~。

    (2)(名)精神;灵魂:心~|英~。

    (3)(名)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怪。

    (4)(形)灵验:~药|这个法子很~。

    (5)(名)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移~|停~|~位|~前摆满了花圈。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ㄧㄣ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BQVN
    • 五行

    [ yǐn ]

    1. 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2. 伤痛:隐恻。

    3.怜悯:恻隐之心。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FU
    • 五行

    (1)(名)古代官署名

    (2)(名)佛教的庙宇:碧云~|护国~。

    (3)(名)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