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筯
拼音:bīng zhù
注音:ㄅ一ㄥ ㄓㄨˋ

冰筯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冰柱。

引证解释:

⒈ 冰柱。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冰筯》:“冬至日大雪,至午雪霽有晴色,因寒所结簷溜皆为冰条。妃子使侍儿敲下二条看玩,帝自晚朝视政回,问妃曰:‘所玩何物耶?’妃子笑而笑曰:‘妾所玩者冰筯也。’”
宋苏轼《满庭芳·佳人》词:“香靉雕盘,寒生冰筯,画堂别是风光。”
元张可久《梧叶儿·雪中》曲:“瓦甃悬冰筯,天风起玉沙,海树放银花。压拥蓝关去马。”
清沉起凤《谐铎·蟪蛄郡》:“郡主笑曰:‘郡马尚以为秋耶?’命宫娥捲帘,则冰筯垂簷,雪正在山茶树上红也。”

网络解释:

冰筯

  • 冰筯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bīng zhù ,意思是冰柱。
  • 字义分解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IY
    • 五行

    (1)(名)水在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

    (2)(动)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腿了。

    (3)(动)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使其凉:把汽水~上。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EGL

    同“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