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丫子
拼音:sā yā zǐ
注音:ㄙㄚ 一ㄚ ㄗˇ

撒丫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撒丫子sāyāzi

(1) 〈方〉抬腿走开或奔跑,有时亦有“开溜”之意

在关键时刻,他却撒丫子了
scamper

(2)亦称“撒鸭子”

引证解释:

⒈ 见“撒鸭子”。

网络解释:

撒丫子

  • 撒丫子,读音sā yā zi,汉语词语,指抬腿走开或奔跑。
    • 1、我和三得瑟如梦方醒,拉着王梅撒丫子就跑。 ()
    • 2、儿子,假如她在初次约会就急着吻你,就赶快撒丫子逃命。
    • 3、童年是一块泥巴就能兴高采烈的玩上一个下午的最后弄得脏兮兮的一双肉呼呼的小手,童年是春风从田野上带走的撒丫子和伙伴们奔跑的银铃般的笑声。
    • 4、这是痛打落水狗的良机,秦异人绝不会错失,一挥手,撒丫子就追了上去。
    • 5、他滚了一圈,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撒丫子就朝反方向跑去。
    • 6、一群牛看见你,全都撒丫子狂奔,母牛问公牛你跑什么呀!公牛说:哪家伙不光爱吹牛,还喜欢扯淡。

    字义分解

    • 拼音sā,sǎ
    • 注音ㄙㄚ,ㄙㄚˇ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RAET
    • 五行

    1. 放开,发出:撒手。撒网。撒谎(说谎)。撒气。

    2. 尽量施展或表现出来:撒刁。撒奸。撒娇。撒欢儿。撒野。撒酒疯。

    3. 姓。

    1. 散播,散布,散落:撒种(zhǒng)。撒播。把酒端平,别撒了。

    2. 姓。

    • 拼音
    • 注音ㄧㄚ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UHK
    • 五行

    (名)上端分叉的东西:~杈|枝~|毛~头。

    女孩子: 小~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