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蓍
拼音:huáng shī
注音:ㄏㄨㄤˊ ㄕ

黄蓍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药草名。多年生草本。夏季开花,黄色。根甚长,可入药。

引证解释:

⒈ 同“黄耆”。

唐白居易《城盐州》诗:“鄜州驛路好马来, 长安药肆黄蓍贱。”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腰子有病,何不吃黄蓍欤?”

网络解释:

黄蓍

  • huáng shī ㄏㄨㄤˊ ㄕㄧ
  • 黄蓍
  • 同“黄耆”。 唐 白居易 《城盐州》诗:“ 鄜州 驿路好马来, 长安 药肆黄蓍贱。”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腰子有病,何不吃黄蓍欤?”
  •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MWU
    • 五行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FTJ

    (名)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互生;羽状深裂;裂片有锯齿;花白色。全草入药;亦可做香料。我国古人用它的茎占卜。俗称锯齿草或蚰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