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洽背
拼音:hàn liú qià bèi
注音:ㄏㄢˋ ㄌ一ㄡˊ ㄑ一ㄚˋ ㄅㄟˋ
词性: 成语

汗流洽背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汗流洽背hàn liú qià bèi

(1) 形容满身大汗。亦形容万分恐惧或惭愧

streaming with sweat

引证解释:

⒈ 同“汗流浹背”。

《旧唐书·昭宗纪》:“昭宗临轩自諭之曰:‘卿等藩侯,宜存臣节,称兵入朝,不由奏请,意在何在?’ 茂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对。”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三:“左右悉闻齐氏哀诉之声,惊起来视,即齐氏汗流洽背,精神怳然。”

国语词典:

汗流得很多,湿透了背部。形容工作辛劳或十分羞愧、惊惧。《旧唐书.卷二○.昭宗本纪》:「茂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对,唯韩建陈叙入觐之由。」也作「流汗浃背」、「汗流浃背」。

网络解释:

汗流洽背

  • 汗流洽背是一个词语,拼音hàn liú qià bèi,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同“汗流浃背”。
  • 字义分解

    • 拼音hàn,hán
    • 注音ㄏㄢˋ,ㄏㄢ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FH
    • 五行

    hàn

    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汗水。汗流浃背。

    2. 出汗,使出汗: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hán

    1. 〔可(kè)汗〕见“可2”。

    • 拼音liú
    • 注音ㄌㄧㄡ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YCQ
    • 五行

    (1)(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

    (2)(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

    (3)(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

    (4)(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

    (5)(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

    (6)(动)水流动。(名)指江河的流水

    (7)(动)水流动。(名)像水流的东西

    (8)(动)水流动。(名)品类;等级

    • 拼音qià
    • 注音ㄑㄧㄚ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WGK
    • 五行

    qià

    (1)(形)和睦;相互协调一致:融~。

    (2)(动)接洽:~借|~妥。

    (3)(形)广博;周遍:博识~闻。

    (1)(名)地名:洽(hé)川,位于陕西省合阳县洽川镇

    • 拼音bèi,bēi
    • 注音ㄅㄟˋ,ㄅㄟ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XEF

    bèi

    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

    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人心向背。

    4. 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背道而驰。

    5. 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

    6. 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背台词。

    7. 违反:违背。背离。背信弃义。

    8. 不顺:背运。背兴(xìng)。

    9. 偏僻:背静。

    10. 听觉不灵:耳背。

    bēi

    1. 人用背驮(tuó)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背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背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