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罔
拼音: | xiàng wǎng |
注音: | ㄒ一ㄤˋ ㄨㄤˇ |
象罔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不真切;模糊不清。
2.古代中国寓言中的人物。
2.古代中国寓言中的人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象网”。 《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
引《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
一本作“罔象”。 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 唐赵嘏《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诗:“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将双耳负伶伦。”
明刘基《贺新郎·愁思》词:“赤水珠沉迷象罔,暗尘深、不见长安道。”
王闿运《秋醒词序》:“岂象网三求之后,将钧天七日之终。”
⒉ 不真切;模糊不清。
引宋朱熹《感兴诗》之一:“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
网络解释:
象罔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ng
- 注音ㄒㄧㄤˋ
- 笔划11
- 繁体象
- 五笔QJEU
- 五行金
(1)(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2)(名)形状;样子:万~更新。
(3)(动)仿效;摹拟:~形|~声。
(4)(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
(5)(副)好象:~要下雨了。
(6)(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