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羧
拼音: | yáng suō |
注音: | 一ㄤˊ ㄙㄨㄛ |
羊羧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时冉駹族的羊毛织品。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冉駹族的羊毛织品。
引《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冉駹族﹞能作旄毡、班罽、青顿、毞毲、羊羧之属。”
明杨慎《艺林伐山》卷十四:“羊羧,今宝装羊皮,酋长妇女以为背饰。”
网络解释:
羊羧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xiáng
- 注音ㄧㄤˊ,ㄒ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羊
- 五笔UDJ
yáng
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2. 姓。
xiáng1. 古同“祥”,吉祥。
- 拼音suō
- 注音ㄙㄨㄛ
- 笔划13
- 繁体羧
- 五笔UDCT
- 五行金
1. 〔羧基〕碳酸失去氢原子团而成的一价基。
2. 〔羧酸〕烃基和羧基结合而成的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如醋酸等。广泛地应用于染料、橡胶、药物、香料、塑料等工业中。亦称“有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