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蝻
拼音: | huáng nǎn |
注音: | ㄏㄨㄤˊ ㄋㄢˇ |
蝗蝻的意思
词语解释:
蝗的幼虫。形似成虫而翅短,身小头大。也叫跳蝻。
引证解释:
⒈ 蝗的幼虫。形似成虫而翅短,身小头大。也叫跳蝻。
引宋苏舜钦《有客》诗:“蛮夷杀郡将,蝗蝻食民田。”
《明史·五行志一》:“十年四月,两京、 山东、河南蝗蝻伤稼。”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申报灾伤》:“夫地方遇有水旱蝗蝻,印官即宜亲查。”
国语词典:
蝗虫的幼虫。状似成虫而翅短、体小、头大。经过四、五次蜕皮后变为成虫。
网络解释:
蝗蝻
- 1、在跨越一个或两个屏障之后,蝗蝻便吸收了足够的药剂,在蜕皮过程中死掉。
- 2、乙巳,以近畿亢旱,直隶、山东暨河南、河北等府小民艰食,谕长官抚恤,并捕蝗蝻。
- 3、这是可以做到的一样,快速和更有效,就蝗蝻,就运行。
- 4、在出现异常大量蝗蝻聚集的情况下,可以迅速采取行动,确保不让蝗虫长成而集群。
- 5、采用这种方法,仅需在垂直于蝗蝻带前进方向很窄的地带上施用该产品即可。
- 6、任何生还的蝗蝻都成为天敌易于捕捉的猎物。
字义分解